为什么AFP与超声联合使用是筛查肝细胞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?

1.癌症筛查的目的

在早期检测可能对患者结局产生有利影响的情况下,确定无症状个体中是否存在特定癌症。

2.HCC筛查程序

美国肝病研究学会(AASLD)建议有HCC风险因素的患者肝细胞癌(HCC)筛查应包括标准化筛查试验、召回程序和现有的质量控制程序。

3.需要参加HCC筛查的人群

指南中认为患有HCC“风险”并可能从参与HCC筛查项目中获益的人群包括病毒性(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)以及非病毒性[即酒精性肝硬化、GH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NASH)、IV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、α-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]诱导的肝硬化患者和无肝硬化(无论原因如何)的乙型肝炎携带者。其他较少见的肝硬化病因(包括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、肝豆状核变性、硬化性胆管炎、肉芽肿病、IV型糖原贮积病、药物性肝病、静脉流出道梗阻、慢性右心衰竭和三尖瓣反流)患者。

4.应用最广泛的HCC筛查方法

AFP和肝脏超声(US)是筛查HCC应用最广泛的方法。由于US具有高度的操作者依赖性,添加AFP可能增加在筛查环境中检测HCC的可能性。血清生物标记物(如AFP)可进一步提高基于影像学的筛查和随访。专家小组建议对具有确定的HCC风险因素的患者进行US和AFP检测(每6个月)筛查。基于AASLD和LI-RADS(肝脏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)指南,在血清AFP升高或US发现肝脏肿块结节≥10 mm的情况下,建议进行额外的影像学检查(腹部多期CT或MRI),<10 mm的肝脏肿块很难通过影像学明确定性。如果发现这种大小的结节,应在3~6个月内重复US和AFP检测。即使有完全或持续的病毒反应,病毒性肝炎患者仍应继续进行筛查。

5.为什么AFP+US是应用最广泛的筛查方法

5.1 大数据分析结果

对早期检测HCC的血清蛋白生物标志物的回顾显示,AFP临界值100 ng/mL与高特异性(99%)但低敏感性(31%)相关。在一项涉及中国大量HBV感染或慢性肝炎患者人群的筛查研究中,使用AFP临界值>20 ng/mL,单独使用AFP的检出率、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9%、5.0%和3.3%;单独使用US的检出率、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%、2.9%和6.6%;AFP和US联合使用的检出率、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%、7.5%和3.0%。这些结果证明US联合AFP是比单独AFP/US检测更好的HCC筛查方式。一项333例HCC和HBV/HCV患者的研究确定,与诊断前未监测的患者相比,US和AFP监测后诊断为HCC的患者总生存期(OS)和无病生存期(DFS)显著延长。

5.2 AFP单独应用的局限性

虽然,血清AFP长期以来被用作HCC的标志物,但它不是HCC敏感或特异的诊断指标。AFP在早期疾病患者中通常是正常的,且在妊娠和其他癌症中也可升高,如肝内胆管癌、结肠癌的一些转移淋巴瘤和生殖细胞肿瘤。AFP作为HCC筛查生物标志物的实用性有限,需与其他检测结果结合,用于指导疑似HCC诊断患者的管理。研究显示,在1158例HCC患者系列中,仅18%的患者数值>400 ng/mL,46%的患者血清AFP水平正常<20 ng/mL。相对于使用固定临界点,每月≥7 ng/mL的进行性升高率作为HCC的诊断工具可能更有用。此外,相对于长期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,非肝病感染患者的AFP升高更能提示HCC的发生。

5.3 影像学检测局限性

推荐的筛查和监测成像方法为US,推荐检测间隔时间为每6个月一次。如果US未能检测到结节或成像较差可使用肝脏动态CT或动态MRI,这两种方法在HCC检测方面比US更敏感,但成本和可用性限制了其应用。

参考文献

Benson AB, D'Angelica MI, Abrams T, et al. Hepatobiliary Cancers, Version 4.2024,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[J]. J Natl Compr Canc Netw. 2025.

相关产品

相关产品

相关阅读

相关阅读